香港國際電腦會議 2017 後記
香港電腦學會於 2017 年 11 月 2 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以「創新.機遇.一帶一路」為主題的香港國際電腦會議 2017。會上雲集業界領袖、精英深入探討「一帶一路」為本港帶來的新機遇,及如何培育本地科技人才迎接當前挑戰。適逢今年為香港國際電腦會議40周年,大會十分榮幸獲得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院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先生、亞洲金融集團及亞洲保險有限公司總裁陳智思先生等重量級嘉賓到場主持典禮及主題演講。是次業界矚目的活動吸引超過500名業內、外人士出席,場面星光熠熠。
香港國際電腦會議 2017 開幕禮由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院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先生、亞洲金融集團及亞洲保險有限公司總裁陳智思先生、香港電腦學會會長孫耀達先生及香港電腦學會副會長梁成琯先生主持。
會議先由亞洲金融集團及亞洲保險有限公司總裁陳智思先生作主題演講。表示,「『一帶一路』為亞洲大部分地區的整體經濟及社會發展開拓新道路及提高聯繫性,從而使貿易、投資、人才和資訊的流量大大增加,『一帶一路』更能將全球化繼續帶到部份被忽略的地區。」
隨後,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院士亦紹未來香港及內地人工智能的趨勢及發展方向,他舉證指出,有數據顯示,香港在全球發表人工智能的文獻是排全球第六,表示香港有其人才,也有人研究,因此香港在人工智能的研發上大有可為。
香港電腦學會會長孫耀達工程師在致歡迎辭中表示:「現今創新科技發展迅速,同時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香港國際電腦會議今年已成功踏入第 40 屆,我們將會一如以往,與本港政府、業界、大專教育機構以至全社會,共同探討及把握每一個機遇。適逢一帶一路的蓬勃發展,我們未來要團結一致,為科技業界發掘更多機遇。展望未來,香港電腦學會將繼續擔當樞紐的角色,尤其在一帶一路議題上,配合本港作為超級連繫人的角色,凝聚資訊及通訊科技業界志同道合的業內人士及專家,為行業及香港的未來發展出力。」
智慧城市發展成熟 把握「一帶一路」機遇更有利
近年政府及社會致力投放資源把本港打造成智慧城市,以創新及科技製造多元化平台,改善市民生活質素,過程中亦能締造商機。這些嶄新的商業模式逐漸被政府及社會肯定,早前公佈的施政報告更提出,要審視現行法例如何配合科技應用發展,令智慧城市下衍生的新商業模式能與傳統商業模式共存,為社會達到雙羸局面。這顯示本港發展智慧城市的步伐成熟,面對未來一帶一路沿線龐大的經濟發展,香港定能有效把握從中衍生的新機遇。
將加強科技人才的相關專業培訓
此外,作為本港科技行業的領導組織,香港電腦學會一向重視及提倡科技人才培育的議題,並認同早前施政報告提出私營機構首200萬元符合資格的研發開支可獲300%扣稅,餘額則獲200%扣稅的措施,有助香港培育優秀的科技人才,令大多營運資金有限的初創企業及中小企,除了把大部份資金用於市場開拓、產品發展上,亦能投資於科技研發業務上,從而令企業更著重科技人才。

香港電腦學會亦一直與各大專院校合作,推動資訊及通訊科技教育及培育計劃,並舉辦資訊及通訊科技就職博覽,每年吸引數以百計僱主及學生參與,亦與內地及台灣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組織合辦年度資訊科技夏令營,讓本港、上海和台灣的中學生透過活動更深入了解資訊及通訊科技的前景。今年 3 月,學會更成立專門為業界人士發展專業的 IT 領袖培訓平台 iLEAP (IT LEadership Accelerator Platform)。iLEAP 執行委員會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的不同企業,定期舉辦不同活動,例如個案研究、交流、考察等,為 IT 管理人員在數碼化時代下,突破事業發展瓶頸,讓事業更上一層樓。
不過,香港政府現時每年在科研投資方面的支出,現時只佔國民生產總值的 0.73%,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在 5 年內把支出升至佔國民生產總值 1.5%,但這個百分比仍然低於佔國民生產總值 2%-4% 的南韓、美國、芬蘭等發達國家。現時香港大多科研人才來自內地及外國,未來香港電腦學會會繼續致力與政府合作,讓更多學生及年輕一代更有條件接受科技培育,提升本港學生及人才的發展。
一連兩日會議的亮點包括由一眾重量級講者主持的主題演講、個人演講和座談會。講者深入剖析本港創新科技發展及「一帶一路」為本港帶來的新機遇等議題,讓與會者洞察行業最新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