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xmox VE 企業應用經驗談
文/圖:鄭郁霖
「為什麼要虛擬化」向來是極具討論性的議題之一,實體派與虛擬派各有不同陣營的擁護者,不論好壞,各有其優點與缺點。現在企業資訊化程度日益深化,服務系統不斷增加,但相對應人力則否。因此在管理上導入伺服器虛擬化,成為了極佳的解決方案。
市場需求
實體主機有很多問題,最常見的就是機房制冷能力下降、需要更多的電力耗損、不斷擴充機櫃空間、越來越複雜的線路配置。而且系統故障後的還原程序複雜且費時,影響停機時間,甚者需要進入現場處理。當主機轉移至新機器後,往往發生無法開機,原有授權失效,甚至可能需要重新安裝才能讓服務重新上線。在實體機運作的情況下,備份全機系統的方案,常是拉長備份時間的元兇之一。採用伺服器虛擬化平台方案,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解答,更重要的是虛擬化已經是經年累積極其成熟、應用亦廣的技術,市場上已不缺解決方案。
那麼對於企業來說,採用伺服器虛擬化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呢?很多人都會說,「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沒有錢」。對於企業來說,「錢」正是導入虛擬化最大的挑戰。硬體建置容易,但軟體授權購買則面臨各種費用的疊加,並非是簡單的購買硬體增加後即可上線使用。現有的方案,大多採用自有專屬格式,不同平台之間的映像檔格式、儲存掛載支援都受限制,這將會影響週邊軟硬體搭配的彈性,甚為不便。
當發生災難故障以後,要從中撈取與救援的難度也會提高。企業應如何選擇適合他們的伺服器虛擬化軟體呢?企業應用方案,首重完善的管理功能,方才能使IT管理者的整體管理負擔下降,從而將心力集中在核心業務。若不考慮管理能力,其實開源的 VirtualBox 就可以使用了。在筆者過去的導入經驗裡,將評估時一定要考量的需求整理為八大重點(表1)。
要點 | 說明 |
---|---|
多機叢集管理 | 將多個實體主機節點整合於單一叢集,使用一套管理界面即可操作所有主機節點,除了方便,更是效率。 |
各種儲存協定 | 支援的儲存連接協定越多,可以越容易整合多種不同儲存設備為己用,不論是運作、備份、移轉等都能發揮最大效益。 |
備份還原功能 | 不論做了多少完善的規劃與配置,備份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最重要手段。一套虛擬化方案若能提供基礎的備份與還原功能,可提供系統管者解決這項基本問題。 |
好用管理界面 | 良好的界面,可以提升人員操作時的效率,也會藉由界面完善的引導與提示,減少因為失誤操作而導致意外的發生。 |
主機線上遷移 | 具備叢集建置以後,為了維護需求、故障移轉等,GuestVM 的遷移功能正是叢集功能的重要價值之一,更進一步則要能 Live Migration,讓使用者不會感受到系統停止服務,無縫轉移。 |
多種認證機制 | 隨著企業營運持續成長,系統規模也會需要配置多個管理人員,多種認證機制可以依據企業的認證機制予以整合,方便權限指派與帳號管理。 |
虛擬機與容器 | 當前主流方案以虛擬機佔大宗,隨著容器技術逐漸成熟,其快速效能與節省資源的特性亦為人所重視,因此容器將會成為下一代虛擬化方案的必備項目。 |
支援二次開發 | 提供 API 供其它系統呼叫,管理者可以與自行開發的 IT 管理系統整合,讓系統處理流程自動化。 |
表1:評估虛擬化平台時的重點。
方案特色
Proxmox VE 是一款基於 Debian 為核心的開源伺服器虛擬化平台,支援 KVM、LXC、ZFS 三大關鍵技術,以及一個佔據未來的創新分散式儲存技術 CEPH,實力不容小覷。做為一個管理平台,Proxmox VE 提供 KVM 線上不停機遷移功能,即便在沒有使用共享儲存架構的情況下,亦可提供同樣的效果。在映像檔方面,可以支援 VMDK、QCOW2、RAW,皆為主流規格,當然也支援以區塊 (Block) 模式進行存放。採用 LXC 的好處,是讓實體機的效能極大化。舉個實際的例子,同樣是 NextCloud 服務,以 KVM 架設所需的記憶體耗用 2.53GB,但改用 LXC 架設,記憶體則驟降至 156MB,在寸土寸金的記憶體空間,如此效益可謂巨大(圖1)。

輕鬆架設門檻較高服務
除此之外,Proxmox VE 與 Turnkey Linux 結合,許多 LXC 樣板都預先建置好,只要從樣板庫中簡單點選安裝,過往許多架設門檻較高的服務立刻完成,例如 Gitlab、NextCloud 等,讓原本複雜的工作轉瞬即成,IT 人員不須再為複雜的建立事務傷神煩心(圖2)。

兼容不同儲存
Proxmox VE 支援儲存有 Directory、LVM、LVM-Thin、NFS、iSCSI、GlusterFS、ZFS、ZFS Over iSCSI 等等,幾乎絕大多數的儲存都能使用。被稱之為當代最強檔案系統之一的 ZFS,隨著ZFS on Linux 版本開發推進,Proxmox VE 也將它置入標準功能。在 ZFS 的強力驅動之下,Proxmox VE 可以提供更靈活的硬碟配置、更驚人的快照功能,以及資料壓縮、重複資料刪除等先進技術,這原先都在昂貴儲存設備方可提供的高階技術,Proxmox VE 藉著 ZFS 檔案系統的支援,沒有遺漏全數奉上(圖3)。其中 ZFS 的快照功能最為人稱道,速度極快、異機複寫、副本製作等,對於資料保全提供方便、快速與彈性,以往需要花大筆經費建置的儲存系統,都可以節省下來。

全網頁式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Proxmox VE 從早期版本開始,便已經是全網頁式管理了,不需安裝外掛程式,與其它商業軟體需要搭配 Console 程式進行管理的作法大相逕庭。好處是不需安裝軟體、跨平台、並內置響應式網頁設計 (RWD) 功能,只要具有標準 HTML5 瀏覽器的裝置,不論是手機或平板都能游刃有餘。經由搭載 noVNC 技術,可以直接在網頁上操控本機,如同在電腦面前一般,對於現代 IT 人員的移動式管理大大加分(圖4)。

引進 Proxmox VE
不同於目前主流的其它伺服器虛擬化方案,Proxmox VE 相關的技術文件與參考資料確實較少。不過,因為是來自於開源套件組合而成,只要能夠熟悉相關套件使用,對於底層操作並不構成問題。最重要的實為心理建設,對許多 IT 人員來說,Proxmox VE 相對是一個極為冷門的解決方案,對於未知的產品,必然會對它有些疑慮,畢竟伺服器做為企業營運核心,不得不考量再三。因此人員第一步,需要對伺服器虛擬化架構有一定基礎認知。對於已經成熟的技術來說,更重要的是規劃適合自身企業環境與實際情景,例如虛擬化與儲存設備的接駁方式,多個節點的資源分配,都是需要考量的重點(圖5)。

有了虛擬化基礎後,第二步可以將未使用到,或是舊設備予以改裝為 Proxmox VE,接著將非核心服務移轉過去,隨著時間推進,持續熟悉 Proxmox VE 的使用,也更能感受到 Proxmox VE 是一套非常穩定的方案,長此以後,可以陸續將其它主機逐步遷移,最終完成全數放置到 Proxmox VE 平台上的目標。目前 Proxmox VE 的中文學習資源雖然不多,但有許多熱心人士紛紛貢獻自己的心得與文章,這些精華都值得一讀,若英文能力允許,官網上的基本參考文件亦相當齊全,可以做為遇到問題時的搜尋關鍵資料來源(表2)。
網站資源 | URL |
---|---|
Proxmox VE 中文使用者社團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pve.tw |
Proxmox VE 企業使用經驗分享 | https://www.slideshare.net/jasoncheng7115/proxmox-ve-20170729 |
Proxmox VE 4.x 中文初階學習手冊 | http://www.gienginali.idv.tw/modules/tad_book3/html_all.php?tbsn=2 |
布丁布丁吃什麼? | http://blog.pulipuli.info/search/label/OS%2FProxmox%20VE |
節省工具箱 Jason Tools | https://jasontools.blogspot.tw/ |
官方網站參考資源 Proxmox VE Wiki | https://pve.proxmox.com/wiki/ |
表2:Proxmox VE 中文學習資源。
方案成效
自 2012 年起,筆者採用 Proxmox VE 至今已逾五年,企業內伺服器 100% 均遷移至 Proxmox VE 平台運作使用,系統穩定,功能良好。Proxmox VE 有著良好的管理界面,IT 管理人員降低維運的時間與學習成本,經由豐富的權限角色,依據不同人員的權責予以分派相對應的主機與權限,都可以讓IT管理者更放心的將工作下放,從而提升 IT 單位的運作效率。廣泛的儲存支援,讓我們可以從容利用已經退役的舊儲存主機,重新掛接進來,不論是用做備份、測試等用途,都不會讓機器有閒置的機會,一分資源都沒有浪費。
縱觀來說,最顯著的好處是節省經費開支,省下的軟體授權經費投資在硬體設備上,可以更好的擴充硬體資源與效能,讓企業的核心系統效能提升。同時,Proxmox VE 在 KVM 技術上支援了 KSM(Kernel Samepage Merging) 技術,可以將多個GuestVM間相同的記憶體區塊整合。在筆者的經驗裡,甚至有原先應佔 168G B的記憶體,KSM 處理後只佔去 73GB,省下超過 90GB 的容量!這將可以在有限的記憶體下,運行更多 GuestVM,省下更多硬體資源,若再搭配 LXC 技術來移植運作 GuestVM,則效益更是驚人。
方案特色 |
---|
1. 支援 KVM、LXC、ZFS 三大關鍵技術。 |
2. LXC 樣板已預先建置好,用戶可輕鬆架設門檻較高服務。 |
3. LVM、NFS、iSCSI 等等,幾乎絕大多數的儲存都能使用。 |
4. 全網頁式管理了,不需安裝外掛程式。 |
方案成效 |
---|
1. 降低 IT 管理人員的學習成本。 |
2. 可分派相對應主機與權限,方便管理。 |
3. KSM 技術可以將多個 GuestVM 間相同的記憶體區塊整合,節省硬體資源。 |
4. 映像檔支援主流的 VMDK、QCOW2、RAW,轉移成本低。 |
作者簡介
鄭郁霖
人稱節省哥,喜愛也樂於推廣開源軟體,專注於企業應用領域。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理事、台中自由軟體愛好者社群版主、曾於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亦是業界講師。現任耀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youstar.com.tw 技術總監,提供企業開源軟體系統應用導入規劃、建置與諮詢服務,應用系統與 APP 行動裝置開發,及電子遊戲機軟硬體整合開發服務。
網誌:jasontools.blogspot.tw
簡報:slideshare.net/jasoncheng7115
電郵:jason@youstar.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