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he Future 回到未來的那一天

2015年10月21日,對電影回到未來 Back to the Future 的粉絲來說,是個絕對值得慶祝的日子。這天正是主角們從1989年的「現代」穿越時空,來到「未來」的那一天。用30年前的眼光看今日的未來,準確度又有多高?

Back to the Future 在劇中展示的「未來科技」,我們早已見怪不怪。顯示屏上出現道路擠塞的即時資訊、用指紋認證進行支付、個人流動電子裝置、頭戴式顯示屏、視像會議和薄型電視,都和我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連不大可能成真的「自動逗狗散歩機」,也有人用無人機把它實現了,只是沒有料到10年後出現的Internet,對我們的生活所起的革命性影響。否則主角Michael J. Fox在劇中被裁時,收到的通知就不會是FAX,而是電子郵件了。

當時錄影機仍是美國家庭的必須品,今天我們咀邊掛著的,卻是當時連概念都還未有的Download和Streaming。劇中一處垃圾場中放置了大量被棄置的LD(Laser Disk),這正是DVD和藍光碟的前身。1990年代卡拉OK全球風行帶動LD的需求,全盛時期年產量超過3,000萬張。LD直到2007年3月才全球停產,歴代最好賣的LD是1992年3月發售的Terminator 2。無獨有偶,也是一套關於時光旅行的電影。

大概影片的製作人也料不到,他們憑空想像的未來,今日會有人嘗試反過來去迎合。劇中的自動綁帶鞋、懸浮滑板便是例子。Nike趁著這幾天公開了自動綁鞋帶球鞋Nike Mag,預計在2016年春天上市。鞋子真的會自動繫上鞋帶,有望可幫助運動員創造佳績,Nike更特地送了一雙給Michael J. Fox。2015年6月、豐田自動車在網站上表示成功開發出懸浮滑板,實情是利用了磁石同極相拒作用的結果。雖然懸浮滑板無法真正實現,但卻激發了學者研究利用磁力,在地震時抵消建築物重量的可能性。

另外一個例子,是劇中以回收垃圾作為燃料那台DeLorean DMC-12跑車。只是實現它的卻是不是DeLorean,而是豐田。為了在美國推出市售氫燃料電池車Mirai,豐田請來片中的兩位主角Christopher Lloyd與Michael J. Fox擔任代言人拍攝全新的短片,新車發表會更選在2015年10月21日舉行。雖然無法用垃圾驅動,但卻成功製造了話題。真正採用回收物料為汽車燃料的是一家叫日本環境設計的公司,以往在毛巾在製作過程中產生的綿纖維只能棄掉,今後連舊衣物的綿纖維,也能轉化成生質酒精(Bioethanol),廠方更在2015年10月21日,展示了一台以生質酒精行走的DeLorean DMC-12。

那麼有在天空飛翔的汽車嗎?現在沒有,但斯洛伐克一間叫AeroMobil的公司,就開發出可以飛行的汽車,預計2017年發售。與其說是汽車,其實是一台可將機翼收納在機身的小型飛機,機翼收納後就可以在公路上行走。只是每次起飛都需要至少200米的跑道,要像電影中般垂直升降,看來還需要一些時間。現存可垂直升降的飛機,就只有英軍的British Aerospace Sea Harrier、美軍的F-35B和V-22,可見實現垂直升降有一定的技術門檻。

劇中很有趣的一幕,是博士下車後看看手錶,然後斷言「5秒後會停雨」。以秒為單位的天氣預測的確有困難,但其實自2004年起,日本氣象廳提供的服務「降水NowCast」,已經可以用5分鐘為單位,準確預測未來1小時內的降雨量率。原理很簡單,只要追蹤當地每小時的降水量分布,就可以計算出降水區域的移動速度。只是電腦如果沒有強大的運算能力,分析軟體的功能再強,也追不上天氣的變化。

劇中還有另一幕是這樣的:主角看報紙才知道兒子被拘捕了,律師制度已經廢除,逮捕後兩小時後就可以作出判決。究竟律師會不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最近在美國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35%的律師認為,像IBM Watson般的人工智能,將在未來10年內取代新手律師的工作。以Linux為基礎開發的IBM Watson,早就在電視的問答遊戲比賽中擊敗人類,著名法律事務所Dentons更正在利用IBM Watson,開發專門處理破產案件的人工智能ROSS。如何選擇一些不會被機械取代的職業,是個值得為下一代思考的問題。

Linuxpilot主筆
麥經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