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貨幣化」的條件

Bitcoin 的名字街知巷聞,但其實真正理解它的人卻不多。要從技術角度了解 Bitcoin 很困難,我們不妨反過來從貨幣的角度出發,看看 Bitcoin 缺少了些什麼。20140421bitcoin

有人認為 Bitcoin 沒有價值,因為它沒有後盾。但作為「世界貨幣」的美元,其實同樣沒有後盾。二次大戰後全球經濟疲弊,美國以「黃金作為後盾」為由,騙取各國使用美元作為結算國際交易的貨幣。到了全世界都使用美元後,就將金本位廢除,從此美國便得以操控全球經濟。美元的價值在於大家對它的信心,Bitcoin 也是一樣。有人說 Bitcoin 沒有真實感,看到的只是一串數字。但貨幣何嘗不是一樣?在提款機看到帳號的結餘也是一串數字而已,有誰會把鈔票都拿出來點算一下?

在教科書上,作為貨幣必須滿足三大條件,它們便是「價值的量度」、「交易的媒體」和「價值的保存」。反過來說只要能滿足這三個條件,不論是貝殼、石頭甚至沒有實體的 Bitcoin,都可以是貨幣。維持貨幣體系運作是要成本的,例如當假鈔出現,便需要靠發行貨幣的機構處理。Bitcoin 的安全性由交易紀錄中的 SHA-256 保障,交易紀錄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只是無法知道帳號持有人是誰。有人要竄改紀錄,就必須同時破解出今後在 P2P 網路中生成的所有交易,但在未來數年內都不大可能。SHA-256 是一種演算過程繁複、但驗證過程簡單的加密方式,因此維持 Bitcoin 體系運作的成本,便是演算 SHA-256 所需的時間。

這些演算時間是由誰提供的呢?Bitcoin 將這個演算過程稱為「採礦」,參與採礦的便是 Bitcoin 的「礦工」,開採出來的 Bitcoin,便是礦工提供演算時間的報酬。可開採的 Bitcoin 數量是有限的,當「礦脈」耗盡後,交易中產生的手續費便會成為礦工的報酬。當然 SHA-256 也有被破解的可能,到時再轉用更安全的國際標準就可以了。黑客無法偽造交易紀錄,便會轉移攻擊 Bitcoin 的交易平台,2013 年便發生過數宗同類事件。投資銀行可能倒閉、被攻擊或者被挪用公款,投資 Bitcoin 也是一樣,這方面大家就只有自己小心了。美國的評級機構連國民的金融產品有問題都懵然不知,又怎能期待身為外國投資者的我們可以得到保護?

Bitcoin 目前最有潛力的用途,是代替銀行進行跨國匯款。現時在不同國家之間匯款,縱使在同一間銀行的名義下進行,也必須經過第三間銀行作為轉介,而且手續費高昂,過程亦需時,Bitcoin 的話只要一瞬間就可以完成有關操作。缺點是現時幣值尚未穩定,縱使交易費用極低,仍難以吸引一般人利用 Bitcoin 作為交易工具。如何控制 Bitcoin 流通量也是另一個問題,在真正的貨幣體系中,中央銀行其實只控制了貨幣供應的一小部分,因為銀行的借貸會增加貨幣流通。假如有人從事 Bitcoin 的銀行業務,將存戶一部分的錢借出去,整個體系存在的 Bitcoin 流通量便會暴增,單靠 Bitcoin 礦脈控制供應的方法將不再有效。Bitcoin 要成為真正貨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主筆
麥經倫
2014年4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