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全球僅少數企業能把握雲端技術優勢

一項全球研究報告指出,儘管雲端應用正日趨普及,卻只有少數企業能完全掌握雲端技術所帶來的價值。據報告所指,近 68 %的企業正在使用雲端技術來促進業務成效,相比去年增長了 61%。原生雲端應用(Cloud-native applications),包括以保安方案和以雲端方案為基礎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大大推動了雲端的應用。

然而,大多數的企業(69%)欠缺成熟的雲端策略,僅 3% 能充份發揮雲端策略,產生卓越的業務成果。

根據在雲端技術領先的企業指出,平均而言,每年每款雲端技術的原生應用可帶來 300 萬美元的額外收入,並可節省 100 萬美元的成本。原因是企業能夠持續銷售新產品和服務,更快獲得新客戶,同時提升躋身新市場的能力,最終為企業帶來上述的收入增長優勢。

調查同時指出,在具有優化雲端戰略的領先企業中,95% 建立了一種混合 IT 環境,它根據經濟性、地域和管理政策,採用了多種私有和公共雲端。

由 IDC 負責,思科贊助的 InfoBrief,題為 「雲技術日趨普及:全民投入,部分獲益,少數正實現價值最大化(Cloud Going Mainstream: All Are Trying, Some Are Benefiting; Few Are Maximizing Value)」。該調查報告以市場研究為基礎,訪問了31個國家和地區的6,100多家企業中負責IT決策的行政人員。這些企業均在其IT環境中成功實施了私有、公共和混合雲端。

在該調查中,IDC 發現了五個級別的雲端成熟度,分別為:臨時試行(ad hoc)、擇機採用(opportunistic)、可重複(repeatable)、可管理(managed)和已優化(optimized)。

20160929_cisco02
雖然 68% 的受訪企業有使用一定程度上的雲端,但有 69% 的受訪企業發展的雲端戰略並不成熟。

各國應用混合雲端的情況
各國應用混合雲端(公共雲端和私有雲端服務)的情況各異,在所調查的國家和地區中,韓國和日本採用混合公共雲端服務和專用資產的企業比例最大。該調查指出了以下國家中採用混合雲端的企業比例:

20160929_cisco_graph

根據調查指出,企業在實現更高的雲端成熟度的過程中,面臨諸多障礙,包括能力和技術水平的差距、缺乏明確的策略和藍圖、機構部門傳統以來各自為政的架構、以及IT/業務部門(IT/LOB)之間出現不協調等因素。

思科全球進階服務副總裁 Scott Clark 表示:「隨著混合雲端和多雲端部署的增長,我們的客戶面對著日益多元化的複雜環境。這些客戶希望能夠為其傳統和雲端原生應用,自由選擇最佳的環境和消費模式,從而獲取多方面的業務優勢。然而,正如這項研究調查所顯示,儘管許多客戶都在應用雲端,但大部分仍處於初步階段,跟最佳化的雲端實踐模式仍相距甚遠。」

而 IDC 軟體即服務(SaaS)及雲軟件事業部副總裁 Robert Mahowald 就認為:「正如該份全球雲端應用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企業仍在嘗試優化其雲端策略,但僅 3% 的企業達到了最高應用級別,並正在獲取最大的優勢。調查研究結果更強調,多雲端環境是全球大部分公司默認的景況,成功管理多雲端是成熟雲端策略的一個關鍵因素。隨著市場的演變,通過採用思科Business Cloud Advisor框架,客戶將可以不斷提高雲端應用的成熟度,從而加速其雲端化進程,發展超卓的業務優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