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戒備」 Internet Archive

「傳說中的 2012 世界末日」雖然沒有出現,但很多產業也為了可能發生的災難作好準備,位於北極圈的「末日種子庫」便是其中之一。IT界雖然沒有相關的對策,但其實過去20年以來,一直有人默默地為整個 Internet 進行備份,這個便是由 Brewster Kahle 一手創立的計畫 Internet Archive 。20120101internet-archive

Internet Archive 自 1996 年起,就已經以兩個月一次的間隔,為全世界的網頁進行備份。這個功能由統計網站排名的 Alexa 所開發, Internet Archive 根據 Alexa 捐贈的資料,製作了一台時空倒流機 Wayback ,讓我們可看到任何網站在過去 20 年來的變化,對像筆者般的網站管理人而言,就像在翻看多年前的日記。

Internet Archive 還有好幾個「文化備份」計畫,包括把絕版書籍放在網站上的 Open Library ,收錄藏書超過 2,000 萬冊,其中 100 萬冊已經提供了全文下載版本。另外一個是保留了直至現時為止美國太空總署 (NASA) 拍攝有關宇宙、地球和太空人照片的NASA Images。 Internet Archive 也保留了過去數年的電視節目,有關計畫在 2000 年開始,每天 24 小時錄下的 20 個電視頻道包括 BBC 、CNN 、 ABC 、 CBS 甚至半島電視台,範圍遍及美國、俄羅斯、中國、日本、伊拉克、法國、墨西哥和英國。在911事件10周年,Internet Archive公開了事件發生後一週間各地電視台的報道。911 是否由美國一手策動?巴基斯坦人有沒有在街頭跳舞慶祝?大家不妨用當時的片段判斷真相。

除了數位化的儲存媒體外, Internet Archive 也利用了 40 個貨櫃存放資料,每個貨櫃藏書四萬冊,倉庫氣溫維持在攝氏 10 至 16 度,萬一我們一手建立的數位世界不再存在,還可以有實體資料可看。當然這一切也需要成本, Internet Archive 有 160 個全職員工,收集回來的書本、音樂、映像和網頁每年遞增達 25% ,令創辦人 Brewster Kahle 也不得不硬著頭皮籌款。Internet Archive 接受透過 Paypal 和開源貨幣 Bitcoin 的捐助,捐款的 88% 會用在計劃本身,餘下的 10% 和 2% 分別用在管理和募捐上。與其贊助五音不全的名人白痴在電視上怪叫、跳火圈和玩雜技,實話實說的籌款方式更有意思。

主筆
麥經倫
2012年1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