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香港企業物聯網應用具龐大發展空間

根據 IDC 的預測,到了 2020 年市場上具備連接網路功能的裝置將會有近 300 億個,總經濟價值更高達 1 萬 4 千億美元,而亞太區將會是最主要的市場之一。但現時在香港,IoT 的應用及發展仍具相當龐大的潛力。Akamai 在本年 5 月至 7 月期間,於香港進行了一項針對個人消費者及企業有關選用 IoT 的調查。

消費者積極採用 IoT
根據調查,有 88% 受訪的個人消費者擁有至少一件 IoT 裝置,每人平均擁有 7 件,當中包括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相機、智能穿戴裝置、家庭電器和汽車等。而影響他們選購 IoT 裝置的最重要因素包括數據安全性和私隱(68%)、內置程式或軟體表現(61%),以及存取數據的輸出和分析(31%)。同時,數據安全和私隱亦是影響使用者滿意程度的主要因素(67%),其次則是軟體/設備訊號碰撞導致服務中斷(60%)及電池容量和充電時間(56%)。由此可見,本港消費者對 IoT 的應用已相當純熟,但他們仍抱有不少疑慮,尤其是在數據安全方面,是服務供應商必須解決的問題。

企業反而相對保守
相反地,IoT 在本港企業的應用上相對較為保守。雖然不少企業均已意識到 IoT 裝置所帶來的益處,特別是在開創新商機(50%)、趕上市場趨勢 / 競爭(49%),及拓展現有客戶群(45%)等方面,但調查的受訪企業當中僅有 22% 已在推出或採用的階段,另有 22% 企業正在試用或評估的階段,有高達 56% 的受訪企業仍在資料搜集、評估預算,甚至未有剖署計劃的階段。當中最常見的考慮因素則為業務需求(66%)、投資回報率(59%)及管理層的支持(51%)。未來,企業必須克服這些挑戰,從而滿足消費者的轉變,才能實現 IoT 所帶來的發展機遇。

IoT 服務供應商需著重通訊及數據處理
近年每當提到「未來的物聯網」,業界多專注於應用及硬體層面,然而,這些科技背後的資料傳輸和處理服務亦是支撐整體發展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企業的致勝關鍵。

未來,物聯網會持續改變各行各業並成為熱門話題,因此企業更需要有效的遞送平台,從彈性、低延遲、穩定及安全這幾個主要範疇提供優質服務,改善數據分析能力進而更加了解消費者需求,並使物聯網行業發展更趨成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