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大數據助企業尋人 – 用大數據招聘

文/圖: Apple

Linkedin 在人力資源眼中,已經成為受歡迎的招聘渠道,而 LinkedIn 自己也向着這個方向發展,他們在近年的目標是要打造智能招聘平台,而不是一般提供工作和人才(Talents)的平台,也不只是專業界的社交平台。

打造一個智能招聘平台,LinkedIn 從根本着手,他們不只是了解公司傾向招聘的方式與習慣,同時也了解找工作的人如何找工作。這是很重要的一步。LinkedIn 認為,找工作的人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主動(Active) 積極找工作的人,可能他們想要轉換工作環境,或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第二種是不很積極 (Passive) 找工作的人,就是手上已有工作,不主動找工作,但如有新的工作介紹,而他又有興趣,會一試的人。LinkedIn 認為第二種人很多,而他們也知道其他的招聘渠道,不論是報章、網站都只是針對第一種人,因此,可以針對第二種人來招聘。所以可以這樣說,LinkedIn 的智能招聘更多的是針對第二種人來運作的。

針對較為被動的人,需要科技的協助,利用 LinkedIn 平台上會員自行填上的資料,為LinkedIn 聚集成一個人才庫,當公司為要招聘的職位列出需要的資歷、工作經驗、工作技能,LinkedIn 便從他們的會員中找出合符資格的人才。之後的步驟便要公司積極的應對,LinkedIn 可以為會員提供 1 對 1 的 InMail 溝通渠道,讓公司負責的員工與有潛質的人才展開更深入的對話。LinkedIn 也為會員提供管理招聘平台,管理界面可以讓負責招聘的員工看到在平台上發放的招聘廣告的點擊率,與潛在對象的對話等等。以下會與讀者看看如何針對主動找工作的人才及被動的人才,在LinkedIn 上的招聘方案。

目標對象:主動人才

方式:廣而秀之

面對主動尋找工作的人才,公司可在平台上用「廣而秀之」的方式吸引他們。「廣」是指推廣。「秀」是指 Show。公司應該要在 LinkedIn 上推廣自己的專頁,並將有關公司的資訊顯示出來,最重要的當然是顯示徵才訊息。

公司可以在 LinkedIn 的公司專頁上設立 Career Page「徵才專區」。「徵才專區」是特設的項目,不是一旦開設公司專頁便會提供此專區,需要特別設立。此「徵才專區」是屬於該公司所有,可以列出公司正在招騁的職位空缺,對該職缺的人才要求。該部分更可讓公司決家是否顯示公司的團隊,讓有意的申請人在 LinkedIn 上先與團隊接觸。

公司專頁上「徵才專區」的模樣(例子:世界宣明會)
公司專頁上「徵才專區」的模樣(例子:世界宣明會)

 

但以上的方法,需要公司的專頁擁有一定的追隨者才有相當的效用,假如專頁未很強大,公司仍有方法顯示徵才訊息,那就是在 LinkedIn 的職缺分頁上顯示。公司可以隨時在頁頂,「更多內容」按鈕中的選單選取「刊登職缺」,根據 LinkedIn 的指示,填妥主要項目,設定發佈時限,輸入費用,在付款後便會在職缺的分頁中顯示。LinkedIn 表示,與一般的招聘平台沒有目標的散播招聘訊息有別,他們的招聘訊息會向 LinkedIn 平台上與其工作經驗,專業等相關的人針對性的發放這些招聘訊息。即表示當對象對這類職位感興趣,而其有相關的工作經驗,LinkedIn 便會向他們顯示更多同類要求的職位。而由於 LinkedIn 是社交平台,LinkedIn 也特別讓公司可以在職缺訊息上展示公司的聯絡人,以便申請人直接與聯絡人於 LinkedIn 內進一步聯絡,而職缺也可讓有意的申請人於 LinkedIn 內直接申請,LinkedIn 會取用申請人在LinkedIn 填上的資料,連同申請人想要增加的額外資訊,直接發送給該公司,省卻了申請人要往另一個申請平台或發送申請電郵的程序。

進入「刊登職缺」後的指示界面,越多的資料,下方的人數便會因應要求而縮小
進入「刊登職缺」後的指示界面,越多的資料,下方的人數便會因應要求而縮小
公司可以在廣告上加上個人帳戶,讓有意的申請人可以找接口對話
公司可以在廣告上加上個人帳戶,讓有意的申請人可以找接口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