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用 Linux (LiMux) 是場災難
2004年,德國慕尼黑政府作出重大決定,機構部門將使用名為 LiMux 的 Linux 版本代替 Windows。十年過去,有官員表示用 Linux 是場災難。究竟當中出了什麼問題?是 Linux 太難用?還是德國官員太笨?
2004年,德國慕尼黑政府決定,機構部門使用 Linux,具體點說是一個名為 LiMux 的 Linux 版本,作為其首要作業系統,放棄微軟的 Windows,原因是它更便宜、更可靠,而且擁有卓越的安全機制,可抵抗各種安全威脅。然而十年後的2014年,這座城市終於意識到這一舉動,並沒有使他們十年前的預想得以實現。一位官員表示,他收到了眾多部門工作人員的投訴抱怨,Linux 導致其工作效率降到了低谷。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德國仍有9,000多台機器運行 LiMux 系統。他們表示,當 Linux 用戶想要與城外用戶合作時,他們無法在其它應用程式上輕鬆地共享檔案。Linux 的確比微軟 Windows 便宜,但是該城市卻不得不雇用 Linux 專家,建立他們所需的功能和資源,而這些人員的工資,大於購買 Windows 授權的費用。目前,慕尼黑政府已經啟動過渡方案,決定將 9,000 多台 LiMux 設備,換成 Windows 系統。
這件事其實可圈可點的地方甚多,首先是為什麼會用 LiMux ?有接觸 Linux 的用家,大部分用的不是 ubuntu、Debian、Fedora 或 Linux Mint,十個指頭數完了也還未到 LiMux 。使用一個如此不普及的 Linux 版本,一早就註定是失敗的。Linux 的優勢在於有全球開發者參與開發,而且正因如此才能有機會在後援上與微軟一較高下。使用一個大部分 Linux 用戶連聽也未聽過的 Linux 版本,結果可想而知。
第二是慕尼黑政府放棄微軟的 Windows 的動機不正確。便宜只是 Linux 的優點之一,絕對不是 Linux 優點的全部。Linux 的低成本是因為軟體可免費提供,但前提是你懂得使用。正如核電一樣,總成本的確便宜,但如果你的國家根本就沒有核電專家,聘請人材自然昂貴了,怪就要怪一班笨蛋官員腦裡長的都是草。沒有專家維護系統不但不切實際,而且非常危險,一早就註定是失敗的。
第三,「他們無法在其它應用程式上輕鬆地共享檔案」,所指的應用程式,很明顯就是 MS Office。有 Google Docs、LibreOffice 這些跨平台的產品不用,硬是要用 MS Office,這也不是最大問題(我明白很多人因為習慣的影響,大概下半生也要繼續用 MS Office)。最大問題是你硬要在 Linux 上用原本為 Windows 而設計的 MS Office,就像硬是要西洋人坐在中式痰盎上拉屎一樣,一早就註定是失敗的。
Pingback: 德慕尼黑回歸 Windows 不關技術的事 – Linuxpi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