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店冒起 智能技術是優勢所在
另類無人店
除了用手機進入商店及付款外,也有其他方式進入商店,例如手掌/手脈掃瞄。
今年 5 月第十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和 2017 中國國際徽商大會在安徽省合肥市開幕,會場上展示了使用深蘭科技快貓 quixmart 智慧零售系統的無人店 TakeGo。TakeGo 是以掃瞄手脈來辦識顧客,再與支付寶等支付工具綁定,顧客便可以隨走隨買。2017年6月,深蘭科技聯合螞蟻金服,支付寶,英偉達等發布了三款 TakeGo 無人店技術,娃哈哈更與深蘭科技則簽訂 3 年 10 萬台 TakeGo 無人店協議。隨後,伊利也計劃在 2,000 多個社區內推廣和深蘭科技合作推出的無人便利微店。
今年 5 月,韓國的 7-11 也推出了讓員工試用的無人便利店 7-11,進入及付款方式是用手掌掃瞄。這個無人便利店名為「7-Eleven Signature」,設在首爾樂天集團旗下的樂天世界塔 31 樓,僅提供樂天集團的員工使用,從今年 5 月開始試營運,預計營運到 7 月底;未來會視成果決定是否繼續發展這個計畫。
7-ELEVEN SIGNATURE Commercial Film from M-Media Works. on Vimeo.
要用手掌付款需要先「註冊」手掌,擁有樂天的信用卡用戶需要註冊手掌成為 HandPay 會員,才能在購物結帳時使用手掌結帳,即表示用戶須要有樂天的信用卡帳戶。
無人店需用到的技術
無人店要用上什麼科技來支援其營運?主要面向有:支付、RFID、大數據、機器視覺及生物特徵識別(人臉/手掌/語音等)。
這裏說的是支付的方式,不是用現金,而是移動支付,虛擬貨幣等的形式。中國的移動支付因着地大物博,手機流通量很高,信用卡從未正式引入而形成一種常用的支付方式,甚至連國外的地區都未有如此普遍。不少既與金融亦與科技有關的公司,開發了不少移動支付的方式如螞蟻金服,或是阿里巴巴的支付寶,騰訊的微信支付,都使支援無人店的營運來得更容易。
相較於 Amazon Go,淘咖啡把支付功能設計在了分拆到了離店時的「支付門」上,貨架區則是用視頻資訊捕捉來優化運營,幫助結算。涉及的技術包括多攝像頭與感測器結合、電腦視覺、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等方面。
具體場景中,生物識別等技術負責對顧客進行身份驗證與淘寶 ID 綁定;走進貨架,拿起商品還有資料追蹤,用以記錄貨架的庫存狀態和消費者購物時的心情走向;「結算門」則會有圖像識別技術等。
機器視覺就是用機器代替人眼來做測量和判斷,將被攝取目標轉換成圖像信號,傳送給專用的影像處理系統,得到被攝目標的形態資訊,根據圖元分佈和亮度、顏色等資訊,轉變成數位化信號,進而根據判別的結果來控制現場的設備動作。
RFID 技術則用於三大流程處理:預識別模式、免識別模式和全開放模式。預識別模式是指消費者需先進行身份識別後方可進行購物;免識別模式是指消費者無需進行身份識別即可進行商品購物,進入後門禁自動鎖死,在支付成功後門禁開啟;全開放模式是指消費者可自由出入店內,在選擇商品並掃碼完成支付後離開商店。
此外,語音識別也是目前一些無人零售店有用到的技術。例如近日發布的天貓精靈 X1 所採用的自然語言處理以及聲紋識別技術等。
從經營角度來看,無人店能夠減少人工成本,擴大應用場景,同時具備可規模化複製能力。從消費需求來看,無人便利店的消費習慣在年輕一輩消費族群的體現很明顯,甚至在富裕階層也體現的越來越明顯。但以目前的技術來看,無人店還需要解決不少的問題,包括防止盜竊或因無法辨識而引伸的問題,才得以成為普通市民能使用的無人店。
作者簡介
Apple
傳播學系畢業,緊貼新媒體(社交媒體、網路、串流等)的趨勢及應用,對任何新媒介都感到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