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神諭示意的未來

早陣子業界的最熱門話題,離不開 Oracle 主帥 Larry Ellison 在當了37年 CEO 之後,終於宣布退下火線。許多人只知他是矽谷首富,但真正了解他如何發跡的人卻不多。20141224oracle

根據福布斯雜誌的報道,Larry Ellison 在2013年時個人財富達430億美元,在全球富豪榜排名第五。大部分關於他的記述,都只說他在1970年代創立 Oracle,向企業提供資料庫產品。但其實 Oracle 和美國政府關係非常密切,Oracle 一字更加是來自他在1977年受中央情報局(CIA)所託,所開發產品的代號。Larry Ellison 更笑言 Oracle 第一個版本就已經是2.0,因為「沒有人會買一個稱呼自己是1.0的產品」。

Larry Ellison 坦言 CIA 是 Oracle 的第一個客戶,這番話是他在2014年9月28日舊金山舉行的 OneWorld 上說的。但不知道話題是否太過敏感,多間媒體尤其是立場親美的 VOX 均對此隻字不提,反而更加惹人懷疑。宏觀地看,CIA 只是政府部門之一。企業需要資料庫的同時,政府也有同樣需要,根本不需要刻意迴避,除非當中另有內情。事實上美國政府的確是 Oracle 的大客戶,每年來自政府項目的收益達數十億美元。最近的例子是受美國俄勒岡州政府所託,開發州立健康保險網站。州政府向 Oracle 支付了2億4,000萬美元開發費,但網站最後無法上線。州政府控告 Oracle 詐騙,案件在截稿前仍在排期候審。

VOX 對 Larry Ellison 的言論「自動過濾」,目的是為了淡化他的政治立場。Larry Ellison 一直主張美國國民的個人資料,應該由單一資料庫來管理,才能徹底消除恐怖分子的威脅。2002年他在 New York Times 的一篇訪問中,就強調應該將視網膜、指紋和掌紋掃瞄定義為「國民義務」,每個人都必須隨身攜帶載有生體認證的身份證,並由一個資料庫統一管理。他更表示技術上其實並不複雜,只要將政府分散在不同部門的資料庫整合起來就可以了,不消幾個月就可以完成。Oracle 非常樂意提供協助,當然服務和支援費用就要由政府來買單了。

反恐的確為 Larry Ellison 帶來財富。政治評論員 Jeffrey Rosen 在2004年的著作 The Naked Crowd: Reclaiming Security and Freedom in an Anxious Age 中就提到,Oracle 在 911 襲擊後有不少進帳,單是 2003年,Oracle 有 23% 的軟體授權收入都來自美國政府,達25億美元。員工之一的 David Carney 更曾經是 CIA 的第三把交椅,在 CIA 工作32年。911 恐襲後兩個月,即被 Oracle 提抜為當時成立不久的 Information Assurance Center 頭目。Carney 坦言 911 後做生意比從前輕鬆得多,之前對國家安全嗤之以鼻的客戶,911後竟自動送上門。

但自 NSA 竊聽醜聞後,全球終於看清楚美國的真面目,令 Oracle 淪為美國政府清除異己的道具。
Oracle 很強大家都知道,但究竟有多強?還是由 Larry Ellison 自己來說最有說服力。在書中他曾驕傲地表示,Oracle 是為追蹤不同的事件而設計的,你的銀行戶口有多少錢、有沒有借貸、最近訂了去哪裡的飛機票、在 Amazon 買了什麼書、在 Yahoo! 搜尋過什麼,這些資訊都會被保存在 Oracle 的資料庫裡。只要將這些資料整合起來,要知道每個人的行蹤可謂易如反掌。

Oracle 在古希臘文中意思是「宣示神諭的人」。如果這就是神諭所示意的未來,那就未免太過悲慘了。能拯救我們遠離苦難的,就只有開源軟體和開放技術。你準備好和帝國軍對抗了嗎?

主筆
麥經倫
2014年11月
editorial@linuxpilot.ne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