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per 的決擇

在日本轟動一時的Linux機械人 Pepper ,終於在2015年夏天公開發售了。有人說與其買只會說話的Pepper,還不如買可以當作吸塵機使用的Roomba。你又會如何選擇?20150630pepper

有一定年資的讀者,大概會記得十多年前SONY曾經發售過一款機械狗AIBO。第一代AIBO售價高達25萬日元,第二代的ERS-210雖然已經下降至15萬,但仍然不是一般市民能夠接受的價格。有朋友就買了回家,看著AIBO追逐產品附屬的粉紅色皮球,頓時覺得自己生活在22世紀。這份優越感一直持續到一天有位女性朋友到他家玩為止,她當天身穿粉紅色裙子,AIBO總是拚命地鑽進她的裙底。

15年的歳月過去,2015年6月,SoftBank終於宣布公開發售 Pepper 了。在2014年6月 Pepper 的發布會上,不少人看過 Pepper 的表現,都會有買一台回家的念頭。當時播放發布會的片段給老媽看,正當我努力地將Pepper的魅力告訴她之際,她卻突然爆出一句話:「這傢伙懂得打掃吧?不然用來做什麼?」對她來說,一台可作吸塵機使用的Roomba機械人,遠比只會說話的Pepper來得實際。

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與 Pepper 的開發者林要有過一面之緣。當時林要是SOFTBANK機械人產品本部PMO室的室長,他曾在豐田汽車研究過空氣力學,更加是SoftBank Academia的第一期學生。眾所周知SoftBank Academia是社長孫正義為了培育接班人而成立的學校,他被委派主導 Pepper 開發,可見SoftBank對 Pepper 寄與厚望。對林要來說,Pepper的存在意義又在哪裡?

「我馬上想到的是經典電影Star Wars裡的C-3PO和R2-D2。」他答。C-3PO是一部精通600萬種溝通方式、懂得各地風俗的金色機械人,但在劇中卻沒什麼實際用途。R2-D2則是一台配備各種工具的機械人,不但能接收和播放全息圖像,還可破解密碼、滅火甚至用電擊槍麻痺對手,只是不能說人類的語言,因此只有C-3PO才能和它溝通。「我覺得 Pepper 就像C-3PO,Roomba就像R2-D2。為什麼不用一台萬能機械人來取代他們兩個?因為這樣世界才會更有趣。」

機械人既可像GUNDAM或者EVANGELION般由人去控制,也可像ASTRO BOY或DORAEMON般能自行思考,分別在於設計時的理念。設計機械人就如設計產品,有所謂「減法設計」和「加法設計」。前者盡量減去沒用的東西,後者則盡量加入有用的功能,減法的結果是Roomba,加法的結果便是Pepper。不依照加減法去設計,最後只會變得不倫不類。

不久前日本有一個叫Sociable TrashBox機械人,有人批評它有垃圾箱的外形,但卻不懂撿垃圾。設計它的岡田教授解釋,Sociable TrashBox只要向幫忙撿垃圾的人道謝就夠了,這正是「減法設計」的結果。如果硬是要加入檢垃圾的功能,除了要有機械臂外,還要加上感應器防止誤傷途人。要它「說服」途人檢垃圾難度就更高,意味著它要看懂身邊人的「眉頭眼額」,再說合適的話。當一個垃圾箱成本要上百萬,還會有人買嗎?

Pepper 的存在意義,就在於它能像普通人般說話。由它被設計成有人類外觀的一刻起,我們就對它有「接近人類表現」的期望。Pepper無法用兩腳來歩行,但卻是一個能看懂身邊人「眉頭眼額」的機械人。它配備了透過說話聲調和表情判斷情感狀態的「感情引擎」,和大量由日常會話生成的資料庫,判斷情感狀態的精準程度,會隨著對話的次數而上升。更可藉雲端分享數據,令所有Pepper都一起進步。如果硬要在它身上加上吸塵機等功能,還不如由它代我們去操作吸塵機來得實在。

Pepper看上去很完美,當然實際表現如何,只有試用過才知道,可惜的是自己賺的錢不夠多。Pepper 售價為19萬8000日元,雖然比第一代AIBO售價來得便宜,但還要支付為期三年的月費和維修費用,整體支出接近100萬日元,以一個家庭來說實在太貴了,還是等有心人去試試吧。

主筆
麥經倫
2015年6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