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配合移動互聯網 造就粵港澳商機
文:Linux Pilot
2017 年 12 月 23 日上午,「移動互聯網創新中國‧跨界融合智慧大灣」- CMICBBA 2017第二屆中國(大灣區)移動互聯網大會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
中國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建設網絡強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努力把中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並就網絡強國建設作出重大部署。建設網絡強國,就要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遵循著這一戰略指引,互聯網在中國蓬勃發展,基於資訊科技和數碼經濟的創新應用如雨後春筍,不僅催生了新的經濟模式、推動了傳統產業升級換代,還大大改善了群眾的生活。
全球移動互聯網科技的發展呈現迭代更加快速的趨勢,未來的移動 5G、人工智能、智能製造、虛擬現實、物聯網等都將繼續大步向前,不斷推陳出新,移動互聯網科技行業正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繼續改變著世界,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已經到來。
本次大會由珠海市人民政府、珠海市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珠海市商務局、珠海市會議會展局指導,珠海市移動互聯網行業協會、中國互聯網協會、廣東省互聯網協會主辦,超過 3200 位來自國內外移動互聯網相關領域創新企業、政府部門、協會組織、高等院校、新聞媒體、風投基金、傳統企業等各界代表出席大會,超過 3200 人出席本次大會。
中國(粵港澳大灣區)第二屆國際移動互聯網大會,表明粵港澳大灣區越來越以務實、開放、建設性的態度看待互聯網的未來,越來越認同互聯網將推進世界變革的理念。中國(粵港澳大灣區)第二屆國際移動互聯網大會,不僅體現了互聯網發展與資訊科技革命的最前線,更反映出中國在網絡強國建設中所取得的新成就。本屆大會梳理了粵港澳大灣區互聯網發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並深入研究和展示了當下的各種商業模式和技術創新,為移動互聯網大會交流思想、凝聚智慧再添光彩。
雲創科藝文促進會、香港 Linux 商會及香港中小企商會聯席會議為本次大會之支持機構 Linuxpilot 及商智謀略均為本次大會的支持媒體,支持香港企業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
專家分享機遇
珠海市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賀軍局長在大會開幕致辭中表示:「互聯網科技正在推進世界前進步伐,移動互聯網已經深度融入各行各業以及深度影響我們的生活。中國(大灣區)移動互聯網大會是一個互聯網科技行業與傳統行業交流的平台,通過以會帶展的形式,聚集國內外移動互聯網科技界精英人才,一起探討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以及互聯網思維模式創新,將會整體推進珠海市互聯網科技企業研發創新能力,為互聯網科技行業與傳統行業進行產業融合創造更多的有利條件,為珠海市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他表示政府的政策是支持互聯網科技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

珠海市移動互聯網行業協會會長史玉潔先生作大會主旨演講《擁抱數字經濟、共享發展機遇》。史會長在演講中闡述了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以及企業互聯網的具體應用。他分別從移動互聯網發展概況、中國移動互聯網應用五大場景、移動互聯網六大發展趨勢、思考與建議等方面為大會作了主題演講。

然後由中國移動珠海分公司總經理熊勇先生作主題演講,題為「運營商大數據與行業應用深度融合實踐」展示如何利用手機用戶人口數據作微信精準營銷。香港Linux商會主席簡錦源亦有出席作主題演講,講題為《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城市與智慧營銷》。在演講中,簡主席表示新零售是現時的趨勢,是不能忽略的。香港零售優勢在於香港貨真價實,使内地消費者有信心,從買奶粉、日用品、化妝品等可見一斑。他介紹了智能售賣機。智能售賣機可方便提貨,也能透過互聯網監察貨品狀況,達到新零售的目的。


移動互聯商機無限
2017年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首次推出了《世界互聯網大會藍皮書》(簡稱“《藍皮書》”),該《藍皮書》深入分析了世界數碼經濟發展現狀和中國數碼經濟的全球定位。
《藍皮書》指出,數碼經濟包括數碼產業化與產業數碼化兩大部分。所謂數碼產業化,主要集中在信息的生產與使用環節,涉及資訊科技創新、信息產品與信息服務的生產與供給,對應的產業部門主要為信息製造業、信息通信業、軟體服務業等信息產業部門,還包括基於互聯網平台的資訊科技服務新業態、新模式。而所謂產業數碼化主要集中傳統產業部門對資訊科技的應用環節,數碼化投入為傳統產業部門帶來的生產數量和生產效率提升,構成數碼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數碼化具體包括數碼化投入對傳統農業、工業、服務業的貢獻。
數碼經濟是新時代全球產業競爭的制高點,積極佈局發展數碼經濟已經成為主要國家的共同選擇,全球數碼經濟正在以超出預測的速度呈指數比例地擴張。主要國家依靠數碼經濟搶佔全球競爭制高點的態勢更加明顯。
首先,數碼經濟規模不斷擴大。2016 年美國數碼經濟總量達到11萬億美元,中國數碼經濟規模為3.8萬億美元,日本為 2.3 萬億美元,英國為 1.43 萬億美元。另外,數碼經濟比重不斷提升。2016 年美國數碼經濟佔 GDP 的比重為 59.2%,英國為 54.5%,日本為 45.9%,中國為 30.1%。而數碼經濟發展速度亦高於 GDP 增速,2016 年美國數碼經濟增速高達 6.8%,同期 GDP 增速為1.6%。日本數字經濟增速為 5.5%,同期 GDP 增速為 0.9%,英國數字經濟增速為 5.4%,同期 GDP 增速為 2%,中國數碼經濟增速高達 16.6%,顯著高於同期 GDP 6.7% 的增速。
《藍皮書》顯示,2016 年中國數碼經濟總量達到 22.6 萬億元,躍居全球第二,佔 GDP 比重達 30.3%,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和新亮點。在虛擬現實、自動駕駛、3D 打印、機器人、無人機和人工智能等關鍵類型的數碼技術的風險投資方面居於世界前三。在電子商務市場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佔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的 40% 以上。中國也是全球移動支付的主要力量,是美國交易額的 11 倍。
有分析認為,市場體量龐大、數碼化生態圈豐富、政府持開放態度等因素成就了中國數碼經濟的繁榮。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致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賀信中所講,中國數碼經濟發展將進入快車道。作為塑造全球數碼化格局的重要力量,中國將順應互聯網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以數碼經濟為重要驅動力,從產業投資、商業模式和全球治理等多個領域引領全球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