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Hat OpenShift 容器平台 3.4 面世 全新動態儲存裝置功能
Red Hat 日前宣佈推出 Red Hat 容器應用平台的最新版本 – Red Hat OpenShift 容器平台 3.4。 Red Hat 希望 Discovery Health 和 Pioneer 等企業能在不損害現有 IT 投資的情況下,更容易地採用 Linux 容器等新技術,以提供創新的業務應用程式和服務。Red Hat OpenShift 容器平台 3.4 提供新的平台,並維持現有對關鍵任務型工作量的關注,為傳統和雲原生應用程式提供動態儲存裝置,及多租戶技術,從而支援混合雲環境中的多個應用程式、團隊和部署流程。
作為 Docker 和 Kubernetes 的主要投資者,Red Hat 容器應用平台的最新版本為 Kubernetes 1.4 的企業提供就緒版本和 Docker 容器運行環境。而 Red Hat 企業 Linux 最新版本提供穩定、可靠且更安全的企業平台,有助客戶更快地推出新服務。
Red Hat OpenShift 容器平台 3.4 將基礎建設、流程和服務結合,提供關鍵業務的應用程式,包括傳統和舊有應用,以及雲原生和容器化工作量。最新版本的能力包括:
● 進階的容器儲存:透過支援動態儲存裝置及 Kubernetes 的服務品質標記,容許配置多種儲存類型。Red Hat Gluster 儲存提供的原生容器儲存,可支援動態配置和按鈕式部署,加強 Red Hat OpenShift 容器平台的運行狀態及無狀態應用程式的使用者體驗。開發人員能更容易地進行應用儲存的使用和配置。借助 Red Hat Gluster 儲存,OpenShift 客戶可於本地和公有雲環境中使用軟體定義、高可用性和可擴展的儲存解決方案,更比只使用傳統硬體或雲儲存服務節省成本。
● 強化多租戶技術:透過簡化的管理實現,由在 Kubernetes 群組中的 Kubernetes 命名空間支援。多個開發人員團隊、應用程式和生命週期環境,可以運行在 OpenShift 容器平台中 Kubernetes 群組中隔離及共用的資源。Red Hat OpenShift 容器平台 3.4 透過精簡了的 Web 控制台,可搜索項目、項目細節以及管理項目成員等,使用戶能更輕鬆地在分散的團隊中管理不同項目。此技術讓企業 IT 機構擁有自己的類似雲應用環境,使應用程式開發團隊能採用隔離的 DevOps 流程,構建和部署迎合客戶或內部使用的應用程式。
● 全新混合雲基礎建設參考:Red Hat OpenShift 容器平台能在 OpenStack、VMware、Amazon Web Services (AWS)、Google Cloud Engine 和 Microsoft Azure 上運行。Red Hat OpenShift 容器平台令使用者能跨公有雲和私有雲、虛擬機器和裸機,部署一個穩定、容錯的生產環境。
Kubernetes 1.4 作為紅帽 OpenShift 容器平台 3.4 的主要骨架,它由開源 Kubernetes 項目社區進行維護。Kubernetes 1.4 為擴充的群組聯盟 API 提供基礎支援 ,讓群組能在混合環境中組合,而 Red Hat 視此能力為企業混合雲部署的關鍵部分。與所有 Red Hat 的企業就緒型 Linux 容器解決方案相同,OpenShift 最新版本提供強化的生產級功能,促進社區創新。
支援跨混合雲 Linux 容器
Red Hat 擴展的容器產品系列涵蓋私有雲和完全託管的公有雲產品,可支援傳統和雲原生應用,跨越多種基礎架構並提供容器即服務的解決方案,支援應用程式開發流程的多個方面。包括由客戶管理,或由 Red Hat 託管的資料中心或在公有雲運行的本地、實驗室和生產環境。此外,Red Hat 通過 Red Hat 容器開發人員工具包(Red Hat Container Developer Kit)提供一套針對開發人員的免費容器工具,包括一款 Red Hat OpenShift 容器平台的當地語言產品。除免費開發工具外,Red Hat 針對容器優化的解決方案亦包涵儲存、應用服務和管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