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Hat 專家為你剖析數位變革浪潮 點燃「參與的力量」

文:Vincent

縱觀 2016 Red Hat Forum 香港站,與今年總主題「參與的力量」息息相關的是數位變革 (Digital Transformation) 這個大浪潮,當巨浪來到,滑浪者要抓緊時機才能衝上浪頂,否則可能會被巨浪淹沒。

開源文化推動社會各界創新

在主題演講中,Red Hat 全球產品營銷總監 Margaret Dawson 分享了「參與的力量」這個重要題目,她表示,數位變革是當前企業不容忽視的大趨勢,如果企業現在不願意作出改變,下一個十年便會在領導地位中缺席。Margaret Dawson 表示,IT 並非一條直線,它在所有道路上引領每個人前進。當創意與創新結合時,企業才能繁榮發展。開源方式是人們自由分享想法,並且基於他人成果進行開發和創新的協作形式,推動了包括醫療、教育、政府、企業管理在內等多個領域的巨大進步。開源不僅僅是將軟件代碼公開共享,更是一種社會文化,例如美國的醫療界,已經將各類疾病的治療方法公開,增加病人在康復路上對疾病成因及治療方法的認知,鼓勵病人互助,為人類帶來更美好的生活。企業領導者很快會意識到:開源軟件不但是一種技術解決方案,更是促進業務發展的一種更好的方式,例如微軟已經將.NET技術開源,而 Red Hat 的產品也支援 .NET 的技術。

Red Hat 公司全球產品營銷總監(平台及方案營銷)Margaret Dawson分享參與的力量。
Red Hat 公司全球產品營銷總監(平台及方案營銷)Margaret Dawson分享參與的力量。

 

美國的醫療界推行開源醫學及鼓勵病人互助。
美國的醫療界推行開源醫學及鼓勵病人互助。

37% CIO 預期未來 5 年數位收入將增加

Margaret Dawson 表示現時有 80% 的企業 IT 資源用於維持現狀,20% 用於創新,但根據 Red Hat 的 CIO 調查,未來的情況將會逆轉,創新者將帶來新一輪的數位崩解 (Digital Disruption),改變市場的結構。以 Red Hat 為例,早於 20 年前已經提出軟件訂閱的商業模式,今天已經成為年收入超過 20 億美元的開源軟件供應商。Margaret Dawson 引述 Red Hat 的 CIO 調查,有 37% CIO 相信到 2020 年,公司的數位收入將會增加,較 2015 年只有 16% CIO 相信增加一倍以上。Margaret Dawson 指出 Red Hat 成功將不同的開源項目整合,測試及交付給企業,透過與開源社團協作,Red Hat 將創新技術持續帶給客戶,以及提供一流的技術支援,未來 Red Hat 將大力推動開放混合雲的應用。

Red Hat 將開源技術持續帶給企業客戶,為創新增添動力。
Red Hat 將開源技術持續帶給企業客戶,為創新增添動力。
成功個案
2016 Red Hat 亞太地區創新獎得主 CargoSmart 分享
自 2007 年起,為了表彰全球客戶與合作夥伴使用開源技術實現業務轉型、激發創新能力,Red Hat 發起了每年一度的 Red Hat 創新獎活動。今年的獲獎者不僅使用開源技術實現組織轉型,同時也向他們自己的客戶交付了滿意的數位化體驗。中港台三地獲得 2016 Red Hat 亞太區創新獎的7家企業包括:聯想、首都在線、ZTE 中興、興業銀行、(台灣)中國人壽、台灣英業達和香港 CargoSmart(隸屬於OOCL)。其中香港 CargoSmart 助理總經理 Eric Wong 獲邀請於 Red Hat Forum 香港站作經驗分享。

香港CargoSmart助理總經理Eric Wong(中)獲邀請於Red Hat Forum香港站作經驗分享利用開源軟件的創新經驗。
香港CargoSmart助理總經理Eric Wong(中)獲邀請於Red Hat Forum香港站作經驗分享利用開源軟件的創新經驗。

CargoSmart 的 IT 創新實踐
Eric Wong 表示 CargoSmart 是一家提供軟件即服務的全球航運及物流方案供應商,服務超過 160,000 名運輸及物流專業人士,由於用戶遍佈亞洲、北美及歐洲,CargoSmart 採用 Web-based 形式提供軟件服務,透過雲端數據庫更新資訊,雖然今年運輸及物流業的經營環境轉差,但是不少大集團,例如阿里巴巴、阿馬遜、優步卻宣佈增加投資在運輸及物流系統。為了維持競爭力,CargoSmart 提出商業即系統 (Business as a System) 的發展策略,為了加速創新,CargoSmart 設立了兩組服務交付平台(Bimodal Delivery Platform),第一組人員為企業 IT 支援團隊,主要負責維護企業系統(OLTP),由於應用生命周期會較長(以月計),軟件較為複雜(包含大量模組),工作重點是改善軟件服務的一致性,管理風險及節省成本。第二組人員為數位開發團隊,負責實驗性項目開發,由於應用生命周期會較短(以日計),軟件較為簡單(包含小量模組),工作重點是提高應用開發敏捷度及快速交付市場,更快獲得用戶回饋。

CargoSmart設立了兩組服務交付平台,分別由兩隊人管理。
CargoSmart設立了兩組服務交付平台,分別由兩隊人管理。
CargoSmart 設立了兩組服務交付平台,分別由兩隊人管理。
CargoSmart 設立了兩組服務交付平台,分別由兩隊人管理。

為了配合以上發展,CargoSmart 的 IT 基建也發生改變,包括建立軟件定義數據中心 (Software Defined Data Center, SDDC),好處是可以加強大數據分析系統的擴展力,加快實驗速度,帶來 10 倍速的效能提升。CargoSmart 選擇了 Red Hat 的 OpenStack 及 CloudForms 解決方案,配合 Red Hat 最新的軟件定義網絡及軟件定義儲存技術,建立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獲得更多的整合彈性,簡化設定工作,使用 Red Hat 解決方案的好處是平台設定及應用部署速度可以由幾日縮短至幾分鐘。CargoSmart 與 Red Hat 的合作,實現了商業模式的開放創新及提供了全新的用戶體驗。

Red Hat 致力構建持續創新架構

緊接著,Red Hat 公司平台業務部副總裁及總經理 Jim Totton 就「構建持續創新架構」發表主題演講。他指出,企業 IT 部門的架構、流程和平台必須能夠構建新類型的應用,以便響應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漸進式創新已經落後了,企業必須通過快速開發和現代化的運營進行持續創新。Red Hat 解決方案、工具和流程專業知識可以幫助 Red Hat 的客戶方便地創建混合環境,自動化和簡化工作流程,並更快地開發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Red Hat 公司平台業務部副總裁及總經理Jim Totton指出建立持續創新的基建架構的重要性。
Red Hat 公司平台業務部副總裁及總經理Jim Totton指出建立持續創新的基建架構的重要性。

Jim Totton 表示,在未來的日子,「IT 部門不再僅僅作為企業內部的服務提供商。在公司有關業務的關鍵問題及決策方面,IT 將起著重要作用。」因應企業的數位轉型要求,Red Hat 公司提出嶄新的 IT 架構,以新的方式開發、交付並集成應用;在平台方面,Red Hat 公司更新現有基礎架構,並構建基於雲計算的新基礎架構;在流程方面,Red Hat 公司提出跨 IT 和業務領域的更敏捷開發流程。

Red Hat 提出微服務架構

Jim Totton 指出,Red Hat 的微服務架構能提供跨環境的架構效率,雲原生平台(適用於公共雲、私有雲、混合雲),以及全面配合 DevOps 流程,令更多企業可以通過快速開發實現持續創新,當中的關鍵技術包括 Red Hat OpenShift 及 Red Hat CloudForms,例如開發人員可以通過容器技術 (Container) 保證開發環境的一致性,開發人員可以在容器自由使用 JBoss、Apache、Node.JS 開發環境,以及快速在本地環境中創建代碼。而且Red Hat 在實現創新的過程中也會加強軟件的安全性,對應用軟件在容器環境中進行認證,確保保安漏洞及時獲得修補。

Red Hat 的微服務架構將容器技術,結合雲原生平台及DevOps流程,令更多企業可以通過快速開發實現持續創新。
Red Hat 的微服務架構將容器技術,結合雲原生平台及DevOps流程,令更多企業可以通過快速開發實現持續創新。

Red Hat 的開放混合雲架構

另一個企業客戶選擇 Red Hat 的主要原因是推行數據中心現代化及自動化,提高 IT 的敏捷度。透過 Red Hat CloudForms,企業可以同時管理傳統的數據中心及新的雲數據中心,引進最新的容器技術,加快創新。Red Hat 提供了一流的開放混合雲架構,可以將實體及虛擬伺服器,公共雲及私有雲統合管理,達到跨雲的開放混合雲架構選擇。

在虛擬化方面,Red Hat 提供 Red Hat Virtualization 方案,客戶也可以選擇在 Microsoft Hyper-V、VMware ESX 運行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全面照顧到主流客戶需要。Jim Totton 表示,雖然 VMware 是虛擬化市場的領導者,但在某些新興市場,客戶仍未選用指定的虛擬化平台,剛推出的 Red Hat Virtualization 4.0 有很大競爭優勢,透過將 KVM 虛擬化平台與 Linux 核心整合,Red Hat Virtualization 在性能方面已經與 VMware 相若,管理工具也已經成熟,加上性價比高,相信會被更多客戶採納。

作者簡介
Vincent
Linuxpilot 編輯總監,香港 Linux 商會秘書長,於 IT 業界工作超過 23 年,長期觀察開源軟件產業發展,目前為上市公司提供資訊科技諮詢服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