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endence 的啟示

在電影 Transcenednce 中,人工智慧學者 Will Caster 將自己的「意識」上載至超級電腦,從而得到永遠的生命。這樣的未來有可能實現嗎?

20140717TranscenednceTranscenednce 的故事看似妙想天開,但卻絕非全無可能。事實上這個故事的理論基礎,來自當代未來學權威 Ray Kurzweil,他不但是現任 Google 首席工程師、也是 Google Brain 研究計畫主持人。摩爾定律相信大家都聽過吧?Ray 認為摩爾定律不但可以預測晶片的進化,更可預計人類的進化。他認為隨著遺傳因子工學、奈米技術和機械人工學的進步,人工智慧的思考能力將在2045年超越全人類的總和。

究竟到了2045年時,人工智慧的思考能力會有多強?被譽為人工智慧之父的 Hugo de Garis 認為,人工智慧的思考能力將會是人類的「1兆的1兆倍」。當人類成功研製出用1摩爾碳原子組成的電腦,其內藏原子數目將會是10的24次方。透過亞佛加厥常數(Avogadro Constant),可得知未來的電腦,將擁有每秒進行10的40次方的演算能力。

人腦呢?人類有10的11次方個的腦細胞,每個腦細胞有一萬(10的4次方)條突觸(Synapses),合計就有10的15次方條。以每秒切換十次來計算,每秒就有10的16次方的演算能力。兩者之差便是10的24次方倍,即1兆的1兆倍。100億人要用300萬年想的事,電腦用1秒就想通了。兩者的差距就像神和凡人、或者人和植物一樣。植物是會動的,只是在人類眼中它的動作實在太慢。事實上有人腦演算能力的電腦早已存在,它便是 Linux 超級電腦「京」,只是軟體仍未能活用它而已。

你或許會說,電腦演算能力再高,也無法超越人類,因為它沒有意識、沒有靈魂。但如何判斷意識是否存在?英國數學家 Alan Mathison Turing 提倡的方法是將人和電腦分隔兩地,雙方用文字來溝通。如果電腦是有意識的話,人類將難以分辨自己正和人還是機器對話。今天的 Apple 的 Siri 和 IBM 的 Watson 不就是如此嗎?所謂的人工智能,便是將接收到的說話,透過某種形式的運算,然後將生成的答案說出。運算的內容可以是「翻譯」、也可以是「性格」。

假如人類能夠像 Transcenednce 劇中主角 Will Castor,將記憶完全上載到擁有「上帝能力」的超級電腦,電腦便可用這些資料和人格,生成一些只有他才會說的話。問題來了,怎樣才能知道我們正在和 Will Castor 的意識對話,還是和他的「人格引擎」對話?上帝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不論從哲學還是科學角度,原來都說得通。

Linuxpilot 主筆
麥經倫
2014年7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