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 Ubuntu 手機BQ Aquaris E4.5開賣

手機一直以來是iPhone和Android的天下,但未來局面可能有所改變。繼Firefox OS後,另一款開源的手機平台 Ubuntu 商業化手機終於來了。20150504ubuntu
較早前我們報道過 Ubuntu 與西班牙手機品牌BQ合作,推出了首款智能手機BQ Aquaris E4.5,現在這款手機已經在BQ網站針對歐洲用戶正式銷售了,價格170歐元,約合180美元。並且採取了類似小米的低價、搶購策略,讓它贏得了不少關注。Aquaris E4.5屬於一配中低端產品,搭載聯發科四核晶片,4.5英吋IPS屏幕,內建1GB記憶體,8G內部儲存,800萬後置攝像頭以及2150毫安時的電池。該手機用戶默認可以訪問的範圍包括音樂、視頻、照片,「鄰近」和應用程式,還可以從頭開始為想要的內容類型建立新範圍。

2013年前Canonical推出了面向智能手機的Ubuntu移動版統,當時有業界人士認為,Ubuntu 將會是Android和iOS近年來最強勁的敵人,外國科技媒體GigaOM也曾高度評價。但 Ubuntu 一直沒有較大的動靜,2014年去年2月 Ubuntu 與魅族合作,展示了一款基於 Ubuntu 系統的MX3樣機,但之後便沒了下文。直到最近,Ubuntu 才與BQ合作推出了首款手機。Ubuntu之所以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主要原因之一是它第一次真正實現了桌面端和移動端的統一,並且將來可能還會包括伺服器。由於 Ubuntu 同時援持ARM和X86兩大處理器架構,因此能夠建立一個跨越硬體平台的生態系統。移動終端、桌面電腦以及伺服器系統的統一,將會逐漸淡化「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兩者的概念,使之逐步走向融合,這將會對整個互聯網生態帶來巨大的改變。

對於開發者來說,一款應用程式只需一次開發,便能實現全平台覆蓋。Ubuntu向開發者提供了SDK開發的原生App和基於HTML5的Web App。而Web App可以調用深層API接口,外觀和功能與原生App完全一樣,且同一個應用程式同時支援持手機和PC界面,因此開發者只需要面對一個應用商店。同時,Ubuntu將Web App提升到與原生App相等的地位,還擁有通知系統和消息系統,兩者的體驗相差不大。對於消費者來說,Ubuntu則意味著跨越移動終端和桌面端的全平台化體驗。由於其移動終端運行的是桌面級系統Ubuntu,通過雲端端數據的連接,消費者在使用應用時能夠在多平台之間實現無縫切換。隨著後PC時代的到來,大屏手機、平板與桌面電腦將加速融合,多平台互通也是一種發展趨勢。

但要想挑戰Android 和iOS地位,Ubuntu將面臨的困難也將不少。不兼容Android應用程式是 Ubuntu 將遇到的最大難題,這意味著Ubuntu必須自己建立一個生態體系,拉攏開發者。但這並非易事,從失敗的亞馬遜Fire OS中便能看出。Fire OS同樣也是一款基於HTML5的移動系統,但因為無法使用 Android 應用程式,最終無法號召開發者加入。Ubuntu 還需要依賴HTML5的成熟度。Ubuntu與iOS和Android最大的差異,是能夠運行基於HTML5的Web App,不用安裝傳統的App,這既是優勢也是弊端。HTML5被認為會代替App,但目前技術還未成熟。

Ubuntu 想加大授權力度與更多的製造商合作,但幾乎沒有廠商會使用一個鮮為人知的系統推出高端設備,這也是為什麼 Ubuntu、Firefox OS 甚至微軟WP無法成為主流的原因。因此 Ubuntu 現在只能去說服不太知名的OEM廠商合作,這次的BQ Aquaris E4.5其實除了Ubuntu之外,還有Android的版本,可見廠方其實只是想藉此試試水溫,未來會否成功仍充滿變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