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chlisting Guidance 揭示美國監控秘密規則

美國以反恐為名,實施愛國者法和國防權限法(NDAA)監控全球,但他們怎樣判斷某人是否恐怖分子?長達166頁的 Watchlisting Guidance 就展示了有關的「基準」,簡單而言就是「沒有基準」。20140725watchlist

這份揭示監控機構秘密規則的美國政府文件,在2014年7月23日,由 eBay 創辦人 Pierre M. Omidyar 創立的新聞網站 The Intercept 披露。美國國家反恐中心 (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Center) 在2013年發布的一份名為 March 2013 Watchlisting Guidance 的文件,闡述了政府的秘密規則。根據這些規則,政府可以將任何美國人或者外國人,列入主要恐怖分子資料庫、禁飛名單 (No Fly List) 以及征召名單 (Selectee List),列入這些名單中的人將被迫接受旅行禁令、逮捕或附加檢查。如果你不幸被列入這份名單內,不但會被飛機拒載,之後找工作都會有困難。美國上議院議員 Ted Kennedy 就曾因為名字與一名在監控名單上的人偽名相同,被拒登機多達5次。

根據這份文件,授權監管者即使「缺乏具體事實」,但如果有「無可辯駁的證據」,就可以將任何人列入恐怖分子觀察名單。這項新的指導方針允許監管者,將任何個人認定為恐怖組織代表,並給予白宮官員單方面的授權,允許其將政府正在追蹤的人,列入禁飛名單及征召名單。指導方針還拓寬了政府官員的權力,使他們能夠根據一些模糊的零碎資訊 (Fragmentary information),就將一個人指定列入觀察名單,甚至允許將已經死亡的人列入該名單。被列在觀察名單上的人可以「上訴」嗎?現時沒有任何公開的申請刪除方法,有關手續亦不明,就算人死了也會續被列在觀察名單上,因為恐怖份子有機會藉「假死」逃忙。不去美國就沒問題嗎?也不一定。美國政府已經將名單分享給航空公司和跨國企業,意味著只要你人仍在地球上,就會繼續被監控。

多年來美國政府都強烈反對公開監控標準,但這份指導方針卻被官方標記為非機密文件。2014年5月,一名美國人起訴政府要求解釋為什麼其被列入禁飛名單,美國司法部長霍爾德 (Eric Holder) 甚至運用國家機密特權,來防止監控標準被披露。據報道「恐怖分子名單」人數在近幾年急劇增長,由911後的16人,到現在已經達到了150萬人。這些人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完全監控,唯一可以做的是盡量使用開源軟體和開源的加密工具,將被監控的機會減少。人權團體對觀察名單進行了抨擊,稱美國政府建立了一個不負責任的系統。然而美國國家反恐中心則宣稱,觀察名單是減少恐怖襲擊的有效工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