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 如何撐起鐵路營運者?

我相信每一個軌道營運者心中都有一個夢,有一天火車速度比飛機還要快和更便利。

隨著技術演進,今天的火車速度跟飛機時速 574km/h 已沒有兩樣。雖然軌道交通有地沿政治的界限,但面對對全球化下和各國自身的利益下,即使是俄羅斯心中也有一個夢,希望興建一條貫穿西伯利亞連往北美的軌道通路,那麼餘下的最大難題,是在這種比音速還要快的鐵路網,營運者如何解決面對速度、制式相容、龐大承載量、安全和客戶體驗。在這些挑戰裡,ICT 廠商華為心目中看來一早已經有答案。

華為在亞太軌道峰會的記者會中表示,今天全球鉄路系統面對多個難題。

當一列火車重載幾十卡車相時,整輛列車不是單靠一個火車頭發力,是全身車箱同時發力,如果全部車箱不協同工作,任何節箱點會很容易做成脫軌。華為說,低延值的通信技術現代化是支撐高速化和重載化的關鍵之一,高速高寬頻和低低延值承載網路,是決定能否達至高速化和重載化的關鍵。

顯然,中國鐵路跟全球不同,有著不一樣特色,例如春運過以億計的人口大遷移,處理高峰人流,鐵路的營運系統如何回應突發的交易訴求,一個具彈性的雲計算和網路已經是今天支撐起鐵路系統生產營運的一種重要手段。加上移動互聯網時代,乘客對鐵路的要求沒有因此而減少,移動互聯網將為乘客提供更多便利,能為鐵路行業業務延伸實現增值 ,例如2014年初春運,中國鐵總單日發售客票逾 740萬 張,其中超過 48% 是通過網上發售,你看跟十年前比較,是否一種增值?

華為說,全球鐵路安全事故原因中,自然災害佔5%,恐怖襲擊佔10%,面對災害、人為因素的潛在威脅,物聯網將最大程度減少事故或中斷,減少人為出錯。而面對其他運輸模式的挑戰(例如航運),鐵路也需實現由“站到站”向“門對門”的模式轉變。多種方式的聯運資訊平台接通將是轉變的基礎,可想像一件行李由你下車後,直到你家門前,就是一種多式聯運的體驗。

能減少故障率,也是鐵路系統的一大挑戰,若鐵路出現頻繁故障,所影響的比飛機遇著壞天氣的情況更甚。在移動辦公的應用的普及下,新的 ICT 技術和高效的移動協同管理,將加速日常檢修作業流程,優化路網資源運維和管理,提升鐵路的可用性。華為說,單是2014年,德國最大鐵路公司 DB 就為其 5000 名列車司機配備 Pad,用以接收工單,提升行車和改善調車效率。

未來需要的是一種全連接軌道

華為說未來鉄路行業需要一種環繞人、站、路、車、指揮中心的一種全連接狀態。以人為例,未來的服務需要即時化、定制化和能提供多元化服務途徑,例如你有想過通過手機 App 可準確預知火車到站的時間,舒適地安排行程?如何能及時為高效站段維修,也是一種高度依靠維修員 BYOD 遠端作業協助的一種手段。全球鐵路總長度可以幾十億公里,火車要跟飛機鬥快,一種貫穿軌道交通語言,除了可以確保設備之相容性外,更可確保路面安全暢通。還有的是,要及早對需求作出變化,靈活的管理中心,配合物聯網技術,車輛狀態及運輸物件提供感知能力,也為高效調度作出了保證。


華為企業 BG 交通系統部部長袁希林指出,以雲計算為核心的新技術正在改變軌道交通行業,因此華為積極推動雲(雲計算)、管(LTE、IoT、SDN、敏捷網絡、物聯網)、道(終端、BYOD)、等開放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務求幫助軌道運輸的 ICT 系統從支撐要素轉變為生產系統。他說道,一個成功的軌道運輸系統的根本是基礎設施、車輛和人員的有效協同。因此,隨著軌道規模的發展,全球的營運商必須找到新方法來改善資源分配和提升營運效益。這解釋為何華為以集成為策略,就是在一個開放的技術平台下,與合作夥伴聯合開發,形成一個生態圈,這種模式能構建一個更安全、高效、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交通,有利各方。

在軌道峰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軌道的領䄂分享了其經營案例。其中,新加坡地鐵(Singapore Mass Rapid Transit)專科院總系統主管黃志雄在峰會上分享軌道營運者該如何利用技術克服以上挑戰的看法。他指出今天無線軌道通訊服務已成為軌道行業趨勢,因為它毋須進行複雜的佈線工作,能大大減少通訊設備的訊號干擾。此外,以無線和 ICT 為基礎的軌道訊號系統已使車與車之間的溝通與火車定位變得更加容易。這能使乘客與列車全聯接起來,使旅途更加便捷愉快。

鄭州軌道交通有限公司也分享他對於全連接所帶來的的看法,他指出借助 eLTE 網絡,鄭州地鐵可以對列車內部進行實時高清影像監控,這意味著行車數據能夠被實時進行分析,從而使營運者能隨時掌控列車的運行狀況,遇到突發事件也能夠及時應對,從而保障地鐵的安全營運。此外,eLTE 為乘客訊息系統提供一個高質量服務的保證,使乘客能觀看到持續無間斷的實時影像,從而提升乘車體驗。這些服務也為今後關鍵業務應用的發展,如基於無線通訊的列車自動控制系統、寬頻集群和增值高速上網服務,提供基礎。

北京通號更表示,中國的軌道交通網絡極其繁忙,需要使用非常複雜的設備。目前 GSM-R(GSM-Railway)在中國的軌道服務已經覆蓋超過 3 萬公里的軌道線路,佔總營運里程的 40%,該技術用以支撐包括列車控制、調動溝通和駕駛指揮等的關鍵業務。

據了解,華為在軌道行業 20 載,解決方案和產品覆蓋全球 100,000 多公里的軌道線路,總長度可以繞地球 2 圈多。華為是唯一的鐵路 GSM-R 營運通訊解決方案供應商,它以支援 LTE 的順利演進。因此,華為的 GSM-R 鐵路營運通訊解決方案能夠領先增量市場連續四年,並在全球服務超過 45,000 公里的鐵路線。在這些成功的基礎上,華為繼續在全球的軌道交通行業不斷擴大業務。例如,2015年 7月30日,華為中標德國聯邦鐵路(Deutsche Bahn)位於德國北部的 GSM-R 現代化項目。該項目全長 12,000 公里,或相當於德鐵軌道網絡的 40%,是目前為止全球最大的GSM-R 網路改造項目。此外,在去年 9 月,華為成功為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輕軌(Ethiopia’s Addis Ababa Light Rail)部署採用基於 eLTE 技術的數碼城軌解決方案。

看來,香港的鐵路行業也要急起直追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