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 Windows 的偽開源
最近一則 Windows 未來可能走向開源的報導,在業內引起了強烈反響。多數評論認為這是傳統PC產業式微下自救的選擇,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PC市場的式微,和在智能手機市場表現不佳,並不是因為Windows閉源。PC市場式微的原因很多,其中用戶需求的疲軟及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衝擊,是比較重要的因素。但從整個PC軟生態環境看,Windows 仍然佔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和優勢,儘管有Mac OS X和Chrome OS與其競爭,但目前收效甚微。再看智能手機市場,微軟之所以在這個市場的表現不佳,是因為之前對移動市場戰略不重視。微軟意識到移動市場重要性之後,採取了所謂「系統融合」策略。融合的想法很好,但從 Windows 10推出之前,微軟的融合策略實際上都不是真正融合,沒有採用統一的 Windows 核心。傳統PC和以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為代表的移動市場,是完全不同的應用場景和方式。這就決定了用同一個系統,要兼顧跨界體驗的技術是困難的,這也是為何Apple和Google到今天依然在移動和PC市場採用不同系統的原因。
另外就是微軟在移動市場本身發展策略的問題,例如併購諾基亞期間,竟出現推出自身Meego系統的N9手機和基於Android系統的手機,讓業內對於微軟在移動市場的Windows生態系統產生搖擺。更重要的是併購諾基亞後,微軟主打的低價策略(手機ASP僅為45美元),讓本就脆弱的微軟移動生態系統更加脆弱。相關研究分析,購買高價手機的用戶,更願意付費購買應用程式,反之亦然。而微軟手機的低價策略,讓用戶很難購買應用程式,至少與iOS和Android相比如是。但隨之導致的連鎖效應,就是開發者很難從微軟的移動生態系統中獲得收入,進而影響了他們為微軟開發應用的熱情,形成了惡性循環。例如作為WP的熱門天氣應用之一的Weather Flow,最近就正式從應用商店下架,開發者Gergely Orosz稱原因是入不敷出。Weather Flow的數據使用費高達每月1,500美元,但他從Weather Flow所得的收益才每月500美元,還在下降之中。另據據統計,目前在iOS和Android平台許多的主流應用程式,都尚未進駐到Windows平台。即使已經進駐,其體驗與在iOS和Android平台上的也存有差距。
如果 Windows 真的開源會怎樣?在PC市場,現有的Windows生態系統將會被打破,諸多的應用程式將要推倒重來。這對於一直依賴於微軟的企業用戶,無疑是最大打擊。開源之後會怎樣,在移動市場可以對比下Android,碎片化將不可避免。碎片化的結果,是Google未能通過Android,將心應用程式安裝到用戶的手機上,這也是Android One出現的主因,即通過該系統收回對於Android的控制權。但從目前看,效果並不明顯。因此 Windows 開源無論是在PC,還是在移動市場,對於微軟弊大於利。況且所謂Windows開源的說法,僅來自微軟一位技術員工口中,他僅是說說而已,大家不用太過認真。
(为了打字快,我还是用简体字吧)
想当年微软的windows nt 4.0的源码泄露后,微软其实还把windows server 2003 sp1和windows xp 64 bit edition内核的部分始源码给开源,结果betaarchive就有人开发了NTOSdrop,一款支援xbox游戏的内核,但有都少人知道?而windows真的开源的话,相信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使用者已经习惯了传统的windows所以嘛,就算开源,也对微软也没有太大影响,毕竟azure,office以是微软最大的收入来源了。